读书不仅是为了汲取知识,更是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是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使人充实、高尚,并从中得到无穷的快乐。但读书的前提是我们手中要有一本书或更多的书,没有书,谈何“读书”。 在中国许多偏远的山区,有许许多多和我们一样正处于读书阶段的孩子们,他们的教室也许没有我们的明亮、宽敞,他们的师资力量也许没有我们的完善,但他们那颗渴望读书的心却一点也不比我们弱。 2013年4月,鼓楼区民盟总支发出号召:向贵州山区学生捐出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写一封书信,说明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或理由,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山区学生阅读后也将自己的读后感寄来,共同交流读数心得。 活动开始后,得到了学校的积极支持,在七年级和八年级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踊跃参加,短短一个星期就收集到各类捐书800余本。学生们交来的书和学生们写的读后感。 .jpg)
金陵汇文支部主委关红梅老师和孙爱云老师一起选择收集图书。 .jpg)
民盟鼓楼总支本活动发起人胡静老师和相关人员来搬运图书,胡静老师看着学生捐出的书,不断感慨学生捐出的书质量很高,写的推荐书信情真意切。 .jpg)
老师们认真的将书籍整理到纸箱内,码放整齐打好一个个包裹,运送到下面的面包车内。 .jpg)
一本书,一个梦想;一本书,一份爱心;一本书,一份真情。“用书本传递爱心,让渴望的眼睛看到希望的曙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捐书是天底下最文雅的善举,也是最绵长的芬芳记忆;在捐书与受捐赠人之间,是最纯洁的文心传承。知识就像滚雪似的滚动起来,文明的接力棒也在墨香中不断交接传递。愿汇文的学生和贵州山区的学生一起徜徉在书海中,源远流长。 民盟金陵汇文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