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午后,南京云锦研究所修整一新的图样设计室,迎来了数十位在南京书画界颇有名气的书画艺术家。他们都是民盟成员,在民盟南京市委的组织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庆祝云锦申遗成功”相约在一起。他们泼墨挥毫,借这场特殊的笔会表达对云锦申遗成功的喜悦之情。“云锦申遗成功与南京民盟密不可分” 南京云锦素有“寸锦寸金”美誉,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手工织造历史,是专门为皇宫提供的高级丝织物,因锦纹美若云霞而得名,被称为“中华一绝”。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及织造工业化进程,蜀锦、宋锦等织锦已能用机器织造,唯南京云锦,其木机妆花、挖花盘织等工艺,迄今尚不能用现代化机器生产,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重要的“瑰宝”。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南京云锦的发展状况却令人担忧:正宗的南京云锦还未完全打入市场,仿冒品已在市面上出现,且承载着保护弘扬云锦工艺重任的南京云锦研究所,其本身工作条件和周边环境也都不尽如人意,离成功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为了保护南京云锦,弘扬传统工艺,2001年,民盟南京市委开始对云锦的传承与发展进行调研,于2002年初在南京市政协大会上提出《关于“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加大南京云锦申报工作力度”的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领导小组”。也就在这一年,南京云锦被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为5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候选项目之一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至此,南京云锦的申报工作走上了有序的轨道。 此后,民盟南京市委配合南京市关于云锦申遗的重要工作,继续献计出力:2003年报送《关于根治云锦研究所周边环境的建议》的信息,旨在全面提升南京云锦整体形象; 2005年组织文化界等广大盟员再次参观南京云锦博物馆,并参加了南京市万人签名活动,以此支持南京云锦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为申遗成功造势; 2007年结合申遗工作进展,再次报送信息《关于抢救保护南京云锦的几点建议》; 2008年为云锦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报送信息《关于建立南京云锦街区广场,推进申遗步伐的建议》,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目前关于云锦街区广场的建立正在进一步规划中。 2009年的秋天注定喜事连连。在举国欢庆建国60周年的前夕——9月30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传来了喜讯: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漫漫八载,南京云锦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申遗成功!云锦研究所负责人动容地说:云锦申遗成功与南京民盟密不可分! “申遗成功只是开始,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在这场特殊的庆祝笔会上,盟市委副主委张吉华与盟员们一同追忆申遗的艰辛,同时也对南京云锦的美好明天充满信心。申遗成功将推动云锦工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云锦的相关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利用和开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以此为契机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作为南京市民,我们倍感骄傲;作为民盟盟员,更觉重任在肩。民盟市委深知,“申遗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民盟南京市委宣调处 韩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