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云南山区支教,如果没有众人的支持,一个人是无法长期坚持下去的。我曾经总结过,我能够在乌蒙山支教十多年,离不开“十百千”的支持。所谓十,是指十多个团体,包括南京师大附中、南师大附中校友会、南京一中校友会、民盟南京市委、民盟曲靖市委、田字格助学基金、上海“一对一助学家园”、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行动中国”社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CREI(中国西部教育支援社团)、南京大美为乐青少年发展中心、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等。田字格助学机构中,对我支教工作帮助最多的人,是个英国志愿者琳达。下面照片是琳达和田字格助学机构的负责人肖诗坚和我在讨论农村支教应注意的情况。 我是2012年2月正式成为田字格助学的支教志愿者的,加入这个组织后,在调查贫困学生基本情况、提出贫困户甄别标准、培训长期支教志愿者方面,我都做了许多工作。当然,我也向田字格总部提出,能不能帮我联系能教外语的志愿者到茨营中学教英语。田字格助学机构的负责人肖诗坚答应了我的请求。 2012年5月,肖诗坚陪同琳达来到茨营中学。听琳达说,她原是英国伦敦一家妇幼医院的产科医生,老公被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聘为外籍专家后,她随同来到上海。她曾经去过中国的不少地方,而且想到四川的西昌农村学校支教,但是被当地的公安部门阻止了。她悄悄告诉我:”They say I maybe spy!”我听了哈哈大笑,我告诉她,在这里她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茨营派出所的警察中,有我学生的学生。 曲靖很少见到外国人,茨营更是从没有外国人光临,因此琳达的到来,立即成为当时茨营的头号新闻。那时,茨营的旅馆很少,设施也简陋。茨营街上的“金辉商务”有两间室内有卫生间的客房,我提前预定下来。这家旅馆的一楼是饭店,能提供一日三餐。琳达到达的那天,我和茨营中学的两位校长请琳达吃饭,饭店的玻璃门外,挤满了来看蓝眼睛黄头发外国人的孩子们,其中也有茨营中学的学生。第二天,三岁的朱鑫龙问我:”孙爷爷,那个外国人是用鼻子吃饭吗?“听他这句问话,在场的人们都笑得前仰后合。 琳达对中国农村的人和事非常好奇,除了上课外,我领她到学校食堂、蔬菜大棚、学生家蚕房和我的菜地参观,她非常高兴。星期天,是茨营赶街(即农村集市)的日子,琳达说她想去看看。到中国后,琳达曾经学过中文,能讲40多句简单的中国话,我担心村民们没见过外国人会闹出误会,于是,我陪着她到了集市上。琳达很懂礼貌,她想看的东西,总是先问问主人是否允许,想拍照片时,都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在集市入口,她看到不少人用口袋装着东西进场,她问我口袋里是什么,我看到口袋在蠕动,猜想可能是小猪或是小羊,琳达感到有趣。于是,我们跟着一位扛着口袋的农妇进入市场。口袋打开,三只小猪崽从袋子里探出头来。琳达掏出相机,让我问问那位妇女能不能拍照。那位妇女爽快地答应了。 2012年9月,琳达又一次到茨营中学支教。她两次支教,使茨营中学的外语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2014年,她女儿生孩子了,她回到英国。(孙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