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员风采
字号:
“信念和坚守是照亮前路的唯一明灯”
[发布日期: 2016-01-13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访鼓楼医院男科行政主任戴玉田教授


   戴玉田所在的鼓楼医院男科位于新大楼门诊部二楼,也许因为这是刚成立不到4年的科室,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得朝气蓬勃。没有外出会议的时候,戴玉田每天便往返于门诊科室和病区之间,工作紧张而忙碌,很有满足感。

勤奋执着,发展独立男科

   世代行医是医学世家的一贯秉承。戴玉田的父亲是鼓楼医院心脏科的老专家,母亲是我国儿童心血管病方面的著名专家。“不为良相,即为良医”,1960年出生的戴玉田,在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下,立志做一名出色的医生。1977年高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工厂做工人,而这一年高考制度的恢复,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工作之余,戴玉田积极备考,甚至在上班时还偷偷地看书。第二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当时的南京医学院。经过五年刻苦认真的本科阶段学习,1983年,戴玉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南京市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工作。

   在当时,鼓楼医院作为南京市综合医院,每天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戴玉田白天忙于科室诊疗,下班后则继续学习深造,1988年取得了复旦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在此过程中,戴玉田愈发觉得所知甚少,他急切地渴望接触国际医疗界最尖端的前沿知识,不断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和储备。于是他多次向院方提出出国进修的想法。在当时,培养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已属不易,而狂热的出国潮也导致了大批人才的流失,因此鼓楼医院没有同意他的申请。但是他没有放弃,“认定了一个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戴玉田以加倍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取得了院方的信任,于1996年通过进修考试,前往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Brady泌尿外科研究所和美国Georgia医学院泌尿外科进行博士后研究学习。

   回忆起在美国深造的三年时光,戴玉田直呼“大开眼界”。他跟随的导师是医学院性功能障碍学术委员会的主席,专业要求异乎严苛,不过私下却对戴玉田十分照顾。他接触到了还处于开拓性领域的男科专业,切身感受到了西方先进的医疗体制和住院医生的培训机制,同时也锻炼了他科学研究的思维以及决策者的眼光。三年学成期满,戴玉田婉拒了导师的挽留,毅然选择回国,“我必须要将男科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回来!”

   当时国内从卫生部到医院设置上,对男性疾病都没有划分相对独立的专业以及科室,重视程度和诊疗水平也相对较低,很多男性患者因此没能得到系统专业且及时的治疗而抱憾终身。1999年,重新回到鼓楼医院上班的戴玉田提出了设置独立男科的想法,很快便得到了院方的认可,但是这个想法的创新和超前,是没有先例可以参考的。戴玉田只好从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他带着2名年轻医生、1名护士,在泌尿外科下独立开设了一间诊室,进行男科的检查和科研工作。那段日子,戴玉田一手搭起的“戴家班”,在泌尿科和“准男科”间穿梭工作,因为人手不够,器材有限,有时为了调配检查器材和人员还得看泌尿科的“眼色”。但凭着“戴家班”的这份团结、坚守和信念,“准男科”就在这样贫瘠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了。每周戴玉田进行2-3次的专家门诊,专门前来就诊的病人逐渐多了起来,一年达到了1万多人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鼓楼医院终于批准了戴玉田关于“设置独立男科”的申请,成为了全国第一家拥有独立男科的三甲医院,对推动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男科发展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从一间诊室,4人小组的“戴家班”,终于发展成为拥有1个独立病区,35张床位,11名专业医生和14名护士的独立男科,拥有最多最全面男性性功能检查和男性不育检查项目,每天的门诊量达200多人次,年门诊量6万多人,手术量1500多台,解决了许多泌尿外科和男科的各种疑难杂症。为了这一天,戴玉田持续努力了8年。

   作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人才,戴玉田从来也没有放松自身专业的提高。2003年进入苏州大学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和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国际性医学学会(ISSM)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内仅2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积了大量的研究论文、课题设计以及论文成果和评审稿件。饭桌上、坐车时、机场等候的空档,都成了他写稿、审稿的好时间。近年来,戴玉田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SCI收录的有30余篇,主编或参编各类学术著作10余部;并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个奖项。鉴于他的突出成就,美国德州大学休斯顿医学中心MD Anderson肿瘤中心聘请戴玉田担任客座教授。该肿瘤中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肿瘤临床及科研中心,担任客座教授,标志着戴玉田的临床和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

   美国医学研究所的学习经历使戴玉田累积了深厚的科研和管理经验,于是2011年鼓楼医院成立科技处时,他当仁不让被推举为处长,推进院部科研工作的开展。从完善课题申报、成果奖励等机制开始,他动员医生和他所带的二三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们申报课题,发表论文,积极进行成果转化。研究工作中有一步ICP操作,当时国内掌握该项实验技术的实验室还不多,很多医生和研究生们都没有进行过该项操作,凭借在国外研修时曾有过1000多例ICP操作经验,戴玉田白天忙完查房、手术等繁忙的工作后,晚上又带着学生在实验室亲手示范操作,常常熬到深夜。在他的带领下,鼓楼医院当年就获得了30项国家自然基金,到了2013年已达53项,医院的科研工作走上良性循环,每年仅用于医疗科研的经费就达1亿多,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年轻医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锻炼提高。

   时间流逝,戴玉田逐渐将工作重心转到了培养男科的后备医疗人才上。看到这支慢慢成长起来的医疗团队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他既欣慰又有所担忧,“医疗发展容不得一点停步不前”,如果没有大量的临床治疗体验,年轻人能积累出经验么?他着意提供更多、更直接的诊疗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迅速成长起来。他像个大家长一样小心地呵护这个初生但蓬勃发展的男科团队,更希望“这个孩子”能早日成才,走得更好更远……

仁心仁术,不忘社会责任

   “戴教授的医术那是相当厉害的!”他的病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戴玉田的“厉害”在于他擅长透过症状的表面,看到疾病的本质。

   一个顽皮的男孩,嬉闹后腰部受伤,CT提示腰部肾脏血肿,十多家医院专家建议保守治疗,唯独戴玉田说,考虑肾癌,强烈建议手术治疗。由于肾癌好发于幼儿和中老年,17岁的男孩又有外伤史,没有人能敢往肾癌上考虑。在戴玉田的反复劝说下,家长同意手术探查。术中病理证实为早期肾脏透明细胞癌。通过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很好,挽救了男孩的生命。

   戴玉田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些患者辗转千里前来找他看病,而这些患者大多以疑难杂症、危急重症为主。为求心安,经常有患者或家属要求送红包,戴玉田大多数是当场谢绝。但有些患者由于紧张焦虑,当场拒绝更容易让他们加重心理负担。戴玉田想到了一个办法,委托护士长把红包里的钱直接充到患者住院费中,手术完成后,再将充值发票交给患者家属。有一位农村来的老伯,手术前送来了皱巴巴的300元和一只老母鸡。戴玉田将钱充入了住院费,还找人将老母鸡炖成汤,在老伯手术后送到他的床头。喝着热腾腾的鸡汤,老伯感动地热泪盈眶。

   2007年戴玉田主动申请加入了民盟,随后又加入医卫工作委员会,从事更多的社会服务工作。他非常重视民盟的活动,常常刚从门诊或手术室下来就直接赶赴活动现场。在一次民盟捐助特困学生的活动中,他第一个慷慨解囊。他说,通过民盟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学到更多的东西,做更多的事情。

    有一次,淮安民盟通过南京民盟联系到了戴玉田,他们那有一名特困先天性病人又罹患膀胱癌,希望能请戴教授进行医治。戴玉田立即将病人收治,诊断后决定手术切除肿瘤,可仅仅手术费就要三、四万元,病人根本无力承担。为此,戴玉田向院方特别申请爱心基金免费为他做了手术,并带头向病人捐款。病人痊愈出院后,他还多次带领医护人员定期上门进行随访,病人感叹:是戴教授、是民盟救了他!

   2014年5月23日,筹备已久的民盟南京鼓楼医院集团支部成立了,戴玉田众望所归担任支部主委,他说:民盟老前辈是我的楷模,作为盟员就要用行动维护和树立盟组织的形象。他表示将和盟员们整合资源,共同致力于南京医疗的发展,并以“医者父母心”努力回报社会。

参政议政,彰显委员情怀

   2012年,戴玉田以一名市政协委员的身份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履行职能。开始,面对薄薄的提案纸,他竟无从下手。通过向前辈委员的学习讨教,他学会了立足本行业,关心身边事,“虽然有些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多呼吁还是能起作用的”。

   针对社会上民营男科诊所鱼龙混杂、治疗与管理技术不过硬的现状,戴玉田提出了《关于在大型三甲公立医院成立男科并将之纳入医保范畴的建议》。他深有感触地说:呼吁建立男性健康专科是我的研究科目,也为此呼吁了很多年,男科应当把它从泌尿科分离出来,不能局限于目前的外科治疗,还要开展男性心理干预。公办医院里不能只有妇科,也要有男科,这样才能有助于男科的发展。

   近几年医患矛盾紧张、医患冲突时有发生,许多医生都后悔入错了行。一方面,戴玉田理性地和学生同事分析:“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一定要做好。很多医患矛盾都是由于沟通不到位造成的,对于极其危险的疾病,患者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一旦过高期望与残酷现实发生冲击,必定导致过激行为。”在病房中,经常可以看到戴玉田亲自与患者及家属长时间沟通交流、告知病情、分析方案、心理疏导。常常为了解决病人心中的疑虑,聊到很晚才下班回家吃饭。另一方面,戴玉田向政协提交了《关于强制推行医疗安全保险的建议》等提案,从公共管理、行政干预等角度探讨缓解医患纠纷的办法。此外,戴玉田还参与了盟市委医卫委员会关于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三级医疗的作用等方面的调研工作。


   从一间诊室到一个独立科室,戴玉田细数这一路深深浅浅的脚印,感慨万千。他说:中国的男科乃至整个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必定将更多有志于此的医疗人引向更加长远的道路,而信念和坚守是照亮前路的唯一明灯……

宣调处  韩莉

上一篇 晴空一鹤排云上,肩负担当士气高
下一篇 情系民盟 践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