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员风采
字号:
画家章志远:将个人美术馆建在庐山
[发布日期: 2012-02-15 ]  本文已被浏览过

 


     章志远先生的家位于南京河西长江之畔,窗外是浩荡江水与雄伟的长江三桥。屋内四壁满挂多彩精致的国画,描绘着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和祖国大江南北风光,这些画皆出自章志远手笔,浓墨重彩,气势恢宏,有甚于窗外景色。

刻苦钻研,自学成才

    章志远上初中时就以美术见长,毕业后原本有望保送去中央美院附中深造,但因出身问题失去良机。辍学后从北方来到南京定居,他思忖自己身体并不如何强壮,唯有美术一项是专长,遂下决心苦练绘画技巧。

    缺少拜师学艺的机会,章志远学画全凭自学。他以街坊亲戚为模特画素描,可以在5分钟内将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在街坊中引起了轰动。参加工作后,常有外单位的人慕名而来,将他借去画伟人肖像,这给章志远提供了一个练习油画技巧的机会。

    上世纪60年代末,章志远被下放至兴化周庄农村,一待十年。苦中作乐,他画画更勤。干完一天的农活,晚饭后他就坐在简陋的木桌旁,借着昏暗的灯光作画。此时画什么已不重要,“只要还能画画,就能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满足。”为了摆脱蚊虫的干扰,他画画时将双腿浸在盛满水的木桶中,如此一坐到黎明。

农村十年,崭露头角

    下农村不久,章志远的名字已传遍十里八乡,人称其为“神笔马良”。农村没有照相机,人们就找章志远画像替代相片。

      逢上红白喜事,找章志远画像的人就更多了。一次镇粮管所所长去世,所长家人便找到他画遗像。章志远没有见过所长真容,画像无所凭借,就拿出一张大纸钉在门板上,让来人描述所长的相貌,他就按照描述作画。不多时画成,来人惊呼“真像”。

      上世纪70年代,扬州市的一家外贸服装厂接到一个单子,要做一批日本和服用的腰带出口创汇。但是厂里的设计人员设计的纹样日方不喜欢。一筹莫展之时,厂长想到了章志远。那时的章志远因常常在报纸上刊登插图漫画而小有名气。章志远来到后,直接在一两米长的腰带布料上作画,画出了十分美丽的粉色樱花等图案。众人一致叫好,随即让织工照着纹样用金银丝织。日方见到样品后,立马拍板,大量订货。一条腰带竟卖至上万元人民币,在当时可谓天价。

中西结合,广获赞誉

    “文革”结束后,章志远一家终于回到南京。安定下来的章志远,开始将中西方文化赋予绘画美学上的理论成就与中国山水画创作相结合,“融合南北,兼取中西”,使山水画有了更加鲜明的画风和丰富的色彩。在中国画作品中,章志远尤其擅长山水画。

      如何借鉴西画营养,对中国画家而言,是观念的更新,更是胆魄才情的考验。从历史看,士大夫以水墨为雅,重彩被视为“媚俗”。而章志远打破了门派偏见,借鉴西化用色和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等大师的法乳,大胆运用各种色彩和水墨溶合,来表现造化。有人评论章志远的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幅幅都是人间仙境。观其画,若身临其境,心旷神怡,得意外之妙也。”他的国画《追日》、《把春天留给廊桥》等作品先后在世界各地展览,并获得中外多个重量级大奖。

      2004年4月18日,由当地政府和章志远个人共同出资兴建的章志远美术馆在庐山石门涧风景区落成,成为庐山为国内知名画家设立的第一个个人美术馆。该美术馆占地1.2万余平方米,除长期展出章志远近年来创作的100幅中国画精品外,还陈列了章志远亲手绘画、在景德镇烧制的100件陶瓷艺术品。其中一对绘有佛教法师慧远像的大瓷瓶高约4米,立于展览馆大门两侧,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原载于南京日报  储笑抒

    简介:章志远,笔名时源,长沙人,1941年12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民盟成员,著名山水画家,世界教科文组织专家成员,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兼理事,世界艺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协会顾问,南京国际郑和书画院院长等。

 

上一篇 书法家吴振立:对“表面价值”时时保持警觉
下一篇 盟员李惠娟老师成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第二批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