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民盟盟员、扬子石化公司王继元博士 
隆冬的一个午间,正是大家饭后休息的美好时光,扬子石化研究院的实验室里,一个身影仍在不停的忙碌着。同行的扬子石化统战办章主任低声向我介绍,这就是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申报8项国家专利,在制备提高加氢脱硫活性新型钛载催化剂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工作者、民盟盟员王继元博士。举止彬彬有礼,个子虽不是想象的那么高大,年龄更比想象中的年轻,可他在科研领域上的成绩和一颗心系社会的责任心则让人刮目相看、为之钦佩、为其喝彩! 王继元其人 在扬子石化研究院任科研项目组长的工学博士王继元,早在求学时就十分关注化纤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是个有志于为中国化工发展作贡献的优秀青年。2001年考入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师从曾崇余教授。2003年起进入硕博连读阶段。2006年7月博士毕业,同年作为校企联合培养的博士后进入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从事PTA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工作,工作表现非常出色,这期间,王继元博士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成为其中年轻的一员。2008年博士后出站后,面对外界多种选择和扬子石化的真心挽留,王继元博士毅然选择了留下,正式加入扬子石化研究院。从此,他更一心扑在加氢催化剂和催化新材料的研究工作上。经过几百次的试验,尝遍了酸甜苦辣咸,最近两年王继元博士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催化领域成功申报国家专利8项,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每一个成果的取得,都凝聚了王继元博士辛勤的汗水;每一项专利的成功申报都为扬子石化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而王继元博士在这个舞台上也更趋成熟。用王博士自己的话说:“在中国民主同盟这面旗帜的指引下,我愿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化工事业!” 信仰的力量 “播撒一种思想才能收获一种行为, 播撒一种行为才能收获一种习惯, 播撒一种习惯才能收获一种性格, 播撒一种性格才能收获一种命运。” 王继元博士深知科研领域的成长之路是艰辛坎坷的,必须抱定坚持的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个科研工作者应具备坚定的思想、良好的习惯以及坚毅的性格,”王继元博士坚定地认为,“唯有这样才能历久弥坚。” 王继元博士这种在科研领域不屈不挠奋斗的精神,正与“立盟为公,以天下为已任;正直正派、学有专长、甘于奉献;修德守身、淡泊名利、自尊自强”为内容的“民盟精神”不谋而合。经民盟扬子支部盟员介绍,王博士郑重地递交了入盟申请书。经过盟组织的严格考察,王继元博士于2008年11月正式成为中国民主同盟一位年轻的盟员。入盟后,在盟组织的安排下,王继元博士参加了民盟南京市委举办的新盟员学习班等培训班,通过学习,他被民盟前辈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所感动,为能成为民盟组织的一员而感到自豪。每一期的《中央盟讯》、《江苏民盟》和《南京民盟》成为王继元博士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觉悟水平,不断提升个人全面素养的源源不断的养分。王继元博士的科研精神在民盟旗帜的指引下更加明确了方向,也增添了更强劲的动力。 王继元博士一直认为科研工作者就是一个自出难题、自找困难、自寻烦恼、自讨苦吃,却又乐在其中的特殊群体,而他乐于成为其中的一员。科研的道路上,他遇到过高潮、也遭遇过低谷、经历过痛苦、更收获着喜悦。而支撑其前行的,正是那么一种执着的信念,一种“红烛”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前进、前进、前进……,向着科学高峰!” 生活中的王继元博士相当简朴,一直勤勤勉勉坚守在扬子石化研究院的岗位上,从没有动过“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念头。但是工作上的王继元博士,目光始终盯着世界科技前沿,并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频频发起对科学高峰的冲击。 王继元博士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履行盟员职责是相辅相成的,一名合格的盟员,首先就应该立足本职,做好科研工作。所以他坚持每天亲自做实验,和组内成员一道探讨和分析科研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要求每一个试验数据的取得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取,来不得半点马虎与模棱两可。在博士后工作站期间,为了攻克二氧化钛成型载体的抗压强度和比表面积难以兼容的科研难题,他没日没夜地奋战在试验室,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为了解决扬子公司柴油产品的质量升级和扩能改造问题,他又带领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与性能优异的相关载体的细致研究和对比分析,大胆提出了制备新型改性二氧化钛载体来提高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设想。经过近两百次试验,不断总结、优化改进试验方案,终于制备出理想的载体,研制出高活性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分析数据显示,新催化剂的脱硫活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王继元博士还和课题组其他成员一起提出将二氧化钛复合载体应用于特种溶剂油的加氢精制过程中,为此研究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在实验中配制出独特的活性组分浸渍液,尝试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添加助剂。由于技术路线完善,该催化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王继元博士所带领的课题组在催化领域,特别是在钛载催化剂方面,突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拓展了钛载催化剂的应用范围。如今,王继元博士又把目标盯上了更高的科学高峰! 成绩的取得,王继元博士都说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始终把攻坚战留给自己,而把胜利果实让渡团队。王继元博士十分注重科研团队建设。他非常关注对课题组成员的培养,毫不保留地把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他深感自己工作的渺小以及与其它课题组的差距,经常告诫课题组成员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才能避免走弯路。为了提高课题组整体科研能力,他积极培养、大胆启用组内科研人员,给他们做科研项目的锻炼机会。在人手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王继元博士依然积极支持员工脱产培训,让他们有机会不断提高知识技能。 不能忘却的社会责任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曾有人提出过疑问:王博士整天忙着做试验,连休息天都不能保证,他能参加社会服务工作吗?但事实很快给出了圆满的解答。王继元博士在工作上是个拼命的人,但他更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民盟盟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王继元博士积极履行盟员职责,发扬民盟前辈们的高尚之德风,继承前辈们的爱民之传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听民声、集民意,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民盟南京市委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放在和谐社区建设上,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自从担任扬子第二社区第四届居委会委员以来,王继元博士就一直关心社区文化建设,热心公共服务事业,及时反映社区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就扬子社区改造中存在的安保隐患,以及大型犬的散养等问题向居委会积极建言献策,这些意见均被居委会所采纳,深刻体现了一个居委会委员的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一个民盟成员心系社会、关爱民生的责任心。 《论语?泰伯》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说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王继元博士凭借坚定的信念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在民主同盟旗帜的指引下,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和合格的民盟盟员! 盟市委组织处 贺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