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员风采
字号:
为了灾区人民,再苦再累都值得
[发布日期: 2008-05-22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连线民盟盟员、南京市第一医院泌尿科副主任医生、江苏医疗救援队成员曹志刚

一定要到“前线”去

    “当从电视和网络上看到四川汶川、北川等地发生高级别高烈度地震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能够更好地帮助灾区,为灾区人民做一点贡献,减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作为一个外科医生,我想自己能够为灾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第二天,也就是5月13日,当得知要组织江苏医疗救援队赶赴灾区的消息后,我就赶紧去报名,如我所愿,我到达了灾区,和灾区人民并肩战斗在一起!”

    说上面这段话的是民盟秦淮总支委员、秦淮区政协委员,南京市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江苏医疗救援队队员曹志刚。的确,如他所愿,他和众多同行一起,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组织下,组成了江苏医疗救援队,带着江苏人民的嘱托,带着江苏人对灾区人民的爱心,火线赶赴四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参加救援。

    我们和在灾区抗震救灾的曹志刚盟员取得了联系,了解了他在灾区的一些情况,他为我们讲出了开头的这段话。

感动和震动交集成能动

    “到灾区去,我们感到十分的光荣和骄傲,但是到达灾区后,我们被眼前的一切所感动着所震动着。在我们救援队中,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温总理和我们众多救援队伍一起,并肩战斗在第一线!总理比我们到得早,而且一直在前线指挥不辞辛劳,这让我们救援人员无比感动。从灾区的情况来看,十分得惨痛,到处是倒塌的房屋,这些都是我们在电视上或者坐在家中难以想象到的,只有身处现场,才能被强震带来的巨大破坏力所震动、震撼。”

    就是这种感动和震动,激发了他的能动。他说,从13日晚到达灾区后,他们就投入了紧张的抗震救灾“战斗”中去,到十五日晚,他和其他救援人员两天两夜都没有合眼,尽力抢救更多的受伤群众,力争让灾区人民的损失更少一点。

“江油之战”

    “5月13日晚,南京第一医院医疗队被分配到江油县第一人民医院,这里距离重灾区北川仅仅只有20多公里,很多刚刚从北川抢救出来的病人都被送到这儿。我们22位医护人员总共有五顶帐篷,薄薄的一层床单上,大家就这样靠在一起眯了一会儿,睡的时间很有限,14日凌晨两点多才睡下,早上5:00就起床忙开了,谁睡得着呢,那么多的伤员可都在等着我们呢。

    早上起来,才知道小小的江油县人民医院竟然住了400多位病人,这些病人大部分都是外伤病人:骨折、脑外伤等等。这家医院原本在三年前刚刚盖了一幢住院大楼,虽然这次地震没有完全损坏这幢大楼,但楼体都开裂了,玻璃被震碎了,这样的病房大楼哪还敢收病人,所有的病人都呆在帐篷里,或者干脆躺在露天的担架上。

    没多一会儿,我们身上就全是血了,但大家都走得匆忙,没有衣服换,也没有时间换,条件很艰苦,大家只能跪在地上给病人换药。病人太多,现在大家做的都是以急救为主,等人手宽裕一点,肯定还需要后续治疗的。

    江油县到现在还没电,到了晚上四周就是漆黑一团。没有电,很多检查都开展不起来,不知道具体的病灶,手术也开展不起来,有些病人已经出现感染了,怎么办?还有病人脑部水肿, 但手术做不起来,急呀!

    下午,好消息传来,医院的两台柴油发电机可以用了,现在听说可以拍X光片了! 除了电的问题,还有就是药品紧缺,连固定外伤的小钢板也紧缺,13日的晚上,大家连夜开了一张清单,把缺什么全写上了,发回医院,希望后方尽快支援。

    在医院里,时刻都能遇到失去亲人的伤员,还有一些无名氏。有个男孩,只有七八岁,骨盆骨折、阴囊水肿,情况非常严重, 他是前一天来的,一直只有一个人,问他的父母在哪里,他摇了摇头,后来才知道,他的亲人全部遇难了。但是男孩很勇敢,一直没哭,换药的时候也没喊一句疼。很多病人都失去亲人了,这让大家越发觉得难过。和我们的激动不一样的是,病人们的情绪还比较稳定,都非常配合治疗。

    汶川地震之后,还不断有余震出现。白天接到的消息是,晚上会有一次余震,但到现在还没有出现。

    刚刚接到的消息是,去往北川的交通打通了,救援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救出了一批病人,有80多个,马上就要运到这儿。医院方面接到的指示是,这些病人病情都比较重,这会儿,我们都站在门口等待这批病人的到来。来了,第一辆车子到了,第二辆也到了……我们陆陆续续的投入紧张和忙碌之中。”

突然想起了白求恩

    “昨天(17日)晚上,王黎明副院长从卫生部前线指挥部开完会,回来后召集全体医疗队员开了紧急会议,部署18日将住在江油医院的伤员转移到重庆的工作。会议结束已到12点。地震发生时,我们医疗队还有队员没有休息,有的还在讨论伤员的病情。我刚躺下,由于我们都睡在地上,忽然听见从地下传来巨大的声响,那种声音就像油桶在地上滚动发出的声音,紧接着地就开始摇晃起来,幅度很大,这时大家意识到是地震,感觉时间持续了大约45秒,许多人都走出了帐篷。但大家没有恐慌,这时想到手术台上的伤员,大家不约而同都想到去临时救治点去看看。”

    在停歇了一下后,他继续为我们讲述余震中发生的事情:“当时,我们只知道发生了巨大的地震,但是级别烈度如何,破坏力怎么样,我们都不知道。具体的消息才是第二天了解到的!地震发生时,周边原先未倒塌的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在这危急时刻,我们医疗队的其他队员,在救治点正进行着一台紧张的手术---这是我们医疗救援队收治的一名胸外伤、血气胸的重症伤员。我们到了救治点才知道,在经过紧张的、持续达5个小时的手术后,这名重症伤员的生命体征才恢复平稳。在得知医疗队在地震中又救活了一名伤员,我们大家都舒心的松了一口气!当时,我脑海中出现了以前课文中关于白求恩的事迹,敌人的炮弹就在手术台旁边爆炸。相同的是我们都是救死扶伤,不同的是在他旁边发生的是炸弹,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是不可预测的地震。”他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8日,医疗队共做了100余台手术,大清创200余人次,大换药近1000人次。

被各种感动包围

    “19日,我收到我们民盟驻会副主委张吉华的电话,让我心里很感动。说实话,从报名参加医疗救援队伍到北川县,这个过程十分得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向盟市委的领导汇报。而且那个时刻,‘到北川去,抗震救灾去’这种想法已经牢牢的占据了我的头脑,救死扶伤完全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不容多想,也没有时间想。就连去北川带什么衣服什么用品都没来得及想,在紧张和忙碌中就到了北川,立即投入了救援。压根没有想到盟市委的领导还是了解到了我的情况,并老远的打来了关心问候的电话,这让我心里感觉暖暖的。觉得自己走到哪里,盟组织的关心都在身边!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工作,不好好的为灾区人民多做一点贡献呢!”

    接下来,他为我们又讲了一件感人的事情,他说:“20日,我们几名留守江油的医生和护士看望了一位特殊的伤员---她是江油人,已经66岁了,名字叫黄斌芬!她受伤倒不是因为地震,而是因为救灾。老人是在给救援官兵送物资时遭遇车祸受伤的,后来才知道原来老人是黄继光的妹妹,这让我们都感觉很意外。黄继光的事迹我们在以前课文中学到过,根本没有想到过在此次救灾过程中,竟然碰到了英雄的妹妹,我们大家都感觉很高兴。她已经66岁了,可是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却一刻也不愿停下来。她的儿子在北京,也募集了25万元送到灾区。这次车祸老人腿部骨折,胸部出现外伤,仍旧很坚强,大家感叹,他们一家都是英雄。”

    说完黄继光的妹妹黄斌芬老人后,曹志刚为我们讲了北川当地一名官员的事情,他说:“前些天有个卫生局的局长走进了我们的医疗点,我们发现他的腿由于长期步行,肿胀得也比较厉害,我们一直让他挂水,可是他一直在走访受灾群众,到很晚熬不住了才过来挂水,我们挺感动的。我想,在这样的灾害面前,每个人都会变得坚强、勇敢,这大概就是我们民族精神之所在吧!”

我们就是子弟兵

    “在平通镇,水和电仍然是大问题,一般在晚上8点到12点才有电,这里虽然有一个小的发电机,但提供的电量很有限,所以我们的手机为了省电,一般都是关机,因为晚上平均到每个人的充电时间只有半小时。吃的则是以方便面为主,有时候就干啃啃,但大家也都觉得挺好,水比较少,别说洗澡,连刷牙漱口都困难。这里的水没有检测过,我们也不敢饮用。据急救指挥部表示过段时间这里将会提供消毒过的管道水,我想那时候就会好多了。这里天很热,早晚温差比较大,早晨冷得穿羽绒服,中午穿了短袖还嫌热。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我们有时就趁晚上空下来的当口在帐篷里用毛巾擦擦身子,就觉得格外舒服了。”

    “不经历这样的艰难,可能不会感受到什么是人民群众的爱。刚刚又有不少群众送来了鸡蛋和咸鸡肉,他们的淳朴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位老妈妈握住我的手,很长时间都没有说上一句话,但泪水已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想,送鸡蛋、咸鸡肉和紧握我们的手而一言难发,就是老妈妈对我们医疗救援队的疼爱。所谓大爱无声,应该就是这样把!以前,电视剧中人民群众爱子弟兵不就是这样---几个鸡蛋、几双草鞋布鞋以及双手紧紧一握吗。我想,在这场地震救灾过程中,我们就是子弟兵!对我们而言,这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只有爱人民,人民才能爱我们---我们要救更多的人!”

民盟南京市委  张弛

上一篇 民盟盟员李萍成为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
下一篇 盟员沈飞担任新一届市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