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2日上午,南京市教育局宣德处负责同志与民盟南京市委基础教育专委会李敏一行及宣调处同志,来到南京外国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主办单位的市教育局就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交的第0011号提案《构建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性生态系统》进行答复协商。  民盟市委与市教育局同志首先参观了南京外国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随后对提案进行面对面答复。《构建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性生态系统》的集体提案由盟市委基础教育专委会李敏、吴蓉、林静等人共同撰写完成。基于南京市近年来发生了多起中小学生由于各种心理因素,采取极端行为的惨痛事例为案由,身处教育一线的委员们从工作实践出发,结合问卷和数据分析,探讨了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总结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1.日益增长的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与学校心理教师配比不足的矛盾;2.政策配套不断完善与落地执行的不平衡、发展动力不足的矛盾;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逐步提升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识普及不足的矛盾;4.社会需求量增大与各组织间无序混乱的矛盾。具体来说,我市认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心理咨询员人数已达1000多名,但是实际参与心理咨询工作的人数很少,学校应对乏力、社会机构良莠不齐、医院人满为患;对于2017年南京市教育局颁发的《“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评估标准(试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校际之间落实起来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停留在敷衍了事、搭花架子的现象;同时,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和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也是很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针对上述问题,提案从政府、学校、社区、社会四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市教育局宣德处完进处长在与委员们的交流中一再感谢民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民族和未来,推进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开展是一项刻不容缓且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虽然南京市一直在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进程中作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形势依旧严峻,需要不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针对提案提出的建议,市教育局进行了答复和说明,首先对南京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并建立数据库,对心理健康工作给予更加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对硬件建设、学生宣传和固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师资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充分利用好现有认证心理教师队伍资源,搭建更加完善高校的干预队伍,多形式加强对干预流程的宣传;同时发挥好社区的作用,建立和用好社区教育配套资源,向家长长期推送对健康的亲子家庭关系教育。 民盟和市教育局同志一致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关乎全社会的系统化工程,也是全球性的教育共识,需要全社会持续的关注和呼吁,一步步推动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关爱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爱人类教育的未来。 宣调处韩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