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俄罗斯一瞥
[发布日期: 2024-07-29 ]  本文已被浏览过

1722217836231075371.jpg

1722217836239077161.jpg

1722217836421082308.jpg

俄罗斯二日游,满打满算只有一天一夜。我从抚远出境,办理出境手续、乘船、俄罗斯入境花了半天时间,回来也一样,排队排到怀疑人生,俄方效率还不如抚远。

过了海关,立刻见识了什么叫地广人稀。我去的城市是哈巴罗夫斯克,俄罗斯远东最大的城市(中国旧称伯力),2015年人口120万。

俄罗斯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3:女7,到处可见肤白貌美大长腿——工作都是她们在干。俄罗斯法定结婚年龄为16岁,但偷尝禁果的女孩十三四岁就怀孕了,政府并不鼓励流产,而是征询当事人意见,是否愿意自己抚养,如不方便,可交政府抚养。在俄罗斯,一位女性只要生三个孩子,无论是与几个男人生的,都获得“英雄母亲”称号,政府给奖励并有很多福利。

哈巴罗夫斯克城市很美,像个大公园。这里没有摩天大楼,东正教教堂金色圆顶是天际线中最醒目的存在。

除了各式教堂,塑像与纪念碑也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得到彰显:哈巴罗夫(城市因他命名,两度进入远东探险)、雅克夫(黑龙江、乌苏里江航道勘探设计者)、穆拉维耶夫(阿穆尔公爵,掠夺最大的中国领土,头像印在5000卢布上)、列宁(1925年的雕像)、苏联红军战胜白俄军队纪念碑、二战烈士纪念碑,这里有长明火及几排高大的墓墙,镌刻着烈士(牺牲于远东)的名字。来扫墓的人一般献一束花,如果没钱买花,献一束捡拾的树枝亦可,管理人员也按规定陈放时间处理——凭吊先烈没有等级之分。

雕像、纪念碑时刻展示历史,有利于塑造俄罗斯人的爱国情怀。

关于俄罗斯的话题很多,如社会治安不好、荤菜比蔬菜便宜、车子都是破车,还有俄罗斯从我国攫取大面积的土地等等。我就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直觉这里很安全,就像你去另一个中国大城市,你不会为安全问题操心。我住的空军宾馆(飞行员、空姐归航后住宿的地方)四周是白桦林,清新而静谧,几百米外有个大超市,多条付款通道晚十点前逐一关闭。我排队等待付款,前面一小伙双臂在胸前交叉,又指了指他购物车上刚挂的红牌。我用英语问:这条通道要关了?小伙子点头,脸上带着歉意的笑,好像超市关门是他的错。

那天买冰淇淋,冰淇淋小伙舀出一个冰球放在筒里,电子秤显示两百多卢布(一元人民币可兑换12卢布),我付了三百,他比划半天,后来在手机上用翻译软件打下:刚开始营业,没有零钱找,你要么少拿点,要么多拿点。我又要了半个冰淇淋球凑足三百,离开时小伙一个劲招手道歉(即便是宾馆、饭店工作人员也不说英语,这一点令我惊讶)。

餐食中荤菜很多,最常见的是烤大串:一米长的扁钢条,串了半米烤肉,块头大如火柴盒,香气扑鼻,一个大汉一串就够了;每餐有鱼,味道如何全凭运气。红菜、土豆、胡萝卜是这个季节的常见菜,都是我不爱吃的。

这里的车什么牌子都有,并不陈旧,但不见中国车,也没有电车(气候原因所致,中国东北电车就很少见)。俄罗斯是能源大国,95号汽油只要4元多人民币,中国居民驾车通过陆路口岸去俄罗斯加油已成为一景。

关于领土问题,哈巴罗夫斯克在中国清代属宁古塔地区,犯人流放的去处,罕有生还者,用现在话说就是鬼都不生蛋的地方。哈巴罗夫两次带队探险,几乎丧命,但他向沙皇提供了远东的信息。后来雅克夫勘探航道,穆拉维耶夫率军占领,再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把所占土地用法律文件确定下来,我们重读那段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应该是唯一的结论,其他都不具实际意义。

俄罗斯公民素质不低,下列两条是我这两天多次见到的:

遇行人在斑马线上,即便车行是绿灯,他们也礼让、等待,而在抚远,行人过街绿灯亮时汽车仍贴着行人拐弯;

在俄罗斯最喧嚣的声音是中国话,俄罗斯人几乎没声音。当然,我没见到他们酗酒的场景,只能说在都市街道上。

俄罗斯眼下比较萧条,俄乌战争使出口受困,国内人口少,消费提升不上去。这里看不到国内最常见的“卷”,跟中国一样,送外卖是一种常见的工作,但他们背着食盒,不紧不慢的走,或开启一辆电动滑板车(与共享单车理念相同,但这里见不到自行车。电动滑板站着操纵,扭动把柄即可前进)。

阳光灿烂,早晚温差大,七月的俄罗斯美轮美奂。中俄两国要和平共处,显而易见,这对双方都有利。(社文支部  周伟)

上一篇 富士山下
下一篇 带你解读瓦尔登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