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杭古道号称徒步入门级的路线,从最初的免费到如今的售票,心心念念十余载,2024年清明假期终于安排上了。前一周就开始关注绩溪天气,天天小雨点,还是如期出发。谁想运气甚好,遇上阴天,最适宜走山路,不亦快哉! 徽杭古道始建于唐,于此徽州人年少远赴异乡,打拼天下,自古有“无徽不成市、无绩不成街”的说法。古道路程起于安徽绩溪江南第一村,止于浙江杭州永来村,全长约20公里,宛如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一条龙脉,也是连接徽杭风光、文化与贸易的走廊,千年时光流转后,春日更是美出天际! 户外圈把徽杭古道从安徽进浙江出称为正穿,反之则为反穿。虽然反穿省时省力,但正穿上行仰止,景致更佳,更能呼唤你的冒险心与勇气。为了行程不太匆忙劳累,为了沉浸式感受徽州风情,更为了完成此生首次大型徒步之旅,决定历时两天,在山谷里住一晚,提前半个月就订好农庄。清明第一天在家祭祖,第二天中午到达,用完午饭,在安徽入口买好通行证,背上行装,备好竹杖,就差芒鞋了,正式踏入这条神秘的千年古道。 青山深坞之中,一条尺余宽的青石板道弯延向前,一级级台阶伸向远方,仿佛没有尽头,步履之间切身体会到当年徽州子弟艰难行走在此有多么不易,前路漫漫不知所终,但只有走出山门才可走向新的理想之地,正是这种求索、坚韧、无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徽州人行走在这古道上,从这里走出了忠臣胡宗宪、红顶胡雪岩、名厨程明开、文人胡适,更是走出了徽商灿烂历史文化。 层层叠叠绵延数里的石阶古道是辛苦的,也是最有感觉的:满山新绿扑面而来,各色杜鹃花点缀崖边,摇曳生姿,粉紫色的最是养眼。谷中溪水与山涧瀑布的弹奏高低错落,如同在耳边唱着歌。此时此刻,即便是累得直喘气,深吸几口高氧负离子,吹着山风,快乐似神仙。 最初怕不识路做足了功课,到了现场才知道古道上走满了各路户外团队,所以跟着人群走就是。昔日沧桑荒凉徽人讨生活的古道,如今游人往来络绎不绝,俨然成了徒步热线。一路走走停停,不急不忙花了4小时到达下雪堂住处,次日继续蓝天凹。 伴着客栈旁一夜流水声醒来,天气预报中的小雨还是如约而至,好在毛毛雨暂且不用雨具。沿着泥泞的山道一步一滑向蓝天凹进发。大清早,游人明显少了许多,一路吟诵着老苏的《定风波》,溯溪而行,斜风细雨中到达古道至高点海拔1050的蓝天凹,太有成就感啦!计划中应去南天门观赏重峦叠嶂、风起云涌,再从小道下到嶂山大峡谷包车至入口处,不曾想雨水使山间云雾缭绕,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临时决定徒步回去取车。 山中天气果然变化无常,走着走着春霖渐止,雾气消散,拂去尘埃的古道更显清新澄澈,湿润纯净的空气愈加沁人心脾,化用摩诘的诗句便是“空山新雨后,世人皆可留”。返程果然轻松许多,一路碧水连天、山花野草,脚不停歇的行走4小时16公里,此生最好成绩,头一次发现自己这么厉害。痛并快乐着,行走果然很自愈,无需多想,只要向着远方,一路前行,不期而遇各类风景,同时风雨兼程的你也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行走在天地间,找回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收获了无与伦比的力量。 还是清明微风不燥,气候宜人,踏青赏花正当时。 鼓楼综合二支部 陈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