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乡村的“新农民工”
[发布日期: 2024-01-02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这几年,随着50年后、60年后父母辈的年龄增长,农村的田也忙得吃力。但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不忍心荒于田,各家也只能苦苦地支撑着,种这种那的,只要能干就接着干。恰逢这几年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政策,乡镇里开始提倡“小田变大田”的做法,各村舍积极推进“小田变大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田增效、农业增产、集体增收。这给年老的、力不从心的父辈们带来了希望。

刚开始,村里开展“小田变大田”的动员,有些村民心里开始犯嘀咕,担心田被收走了,以后吃喝都要自己花钱买。目前虽然种田幸苦,但能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生活的必备品如米、油、面、素菜都是不需要花钱的。村干部很快动员大家不用担心,每亩地会有八九百元的租金返还给大家,而且村集体会介入。这样大家就放心了很多。但依然有些村民不同意,若不种田,闲下来不知道干啥。村里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见工作做不来,当年的“小田变大田”计划只得作罢。

那些同意的村民们,心里对村干部和不同意的村民充满了腹诽。有的埋怨村干们工作不得力,见难就退。也有的对这些村民怨声载道:看他们家的人可能忙了!当然这些怨言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那邻居耳朵里,他们却充耳不闻,照样按照传统的模式种下去。日子不紧不慢地向前过着。时光催人老呀!第二年秋,那些村民思想出现了松动。种地是个力气活,农忙时有各种体力活且要集中干完,加上年龄渐长,力气小是不行的。每逢这时,都要请人帮忙。每逢大忙时,都要让在外地打工的子女回来帮忙。这样算下来,每次家人从外地回来帮忙不是很划算。同时,再加上邻里的诽议,很快这些村民也在流转协议上签了字。全村这次土地流转非常顺利,共流转了四五百亩土地,每亩土地租金九百元。算了一下,平均每家三四亩的承包地,不动手不动脚,坐在家里一年可以享受土地租金三千多元,何况这是纯收入,比父母辈们自己起早贪黑、累死累活地忙一年的纯收入高得多了去。算算账,我们觉得很划算。

自“小田变大田”后,村里的劳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她们一点也没闲着。几家的婆娘们被承包土地的老板当着新农民工使用,中午还管一顿饭,每天发工资。十几个劳力一起干活,治虫、除草、整枝,田间充满了欢声笑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们笑称自己也是“新农民工”。外地子女再也不用在农忙之时来回奔波了,可以安心在外地打工。男人们在村周围厂里、工地上打些散工,或厂里做保安,或帮着人家砌墙,或帮村里治理河道等等。一年下来,除了承包田的租金收入外,打工还有万把元的收入。大伙都知道,这可是不要付化肥农药种子钱的纯收入呀,而且家里剩余屋前屋后一点地可以照忙,种素菜可以自给自足,掐指算算,这总收入一点也不比“小田变大田”前少,甚至还超过了。

门前门后各种瓜果素菜绿意盎然,大田里机械化种田、规模化操作,轰隆声伴着新农民工的欢笑声,他们忙得不亦乐乎。这些50年后、60年后的父辈们布满沟壑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映照在初秋的阳光里。

周俊所

上一篇 在监考中成长
下一篇 家门口的小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