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春节恰逢北京冬奥会的召开,可能受北京冬奥会运动员拼搏精神的激励,女儿胡蝶和我们说要与同学一道去溜冰,我和她妈当然是全力支持,关照她要注意路途安全,做好溜冰时膝盖防护工作。 正月初七下午,女儿和高中同学刘子妍一道到奥体中心冰上运动俱乐部去溜冰,中途还发了个溜冰视频给我们看,视频上,女儿在同学的搀扶下,尽力尝试溜冰动作,初次学溜冰,看起来很艰难,但却尽显努力前行的姿态。女儿在微信里感叹“太难了”,我鼓励她说“人不多,好好练练,天将降大任”“腿分开一点,用力一点”,女儿和我逗趣地说“比你想象的难,下次你来”,言外之意,告诉我不要以为溜冰很容易。我却在内心独自高兴,女儿开始走向成人成熟的的境界了,开始认识到做一件事的艰难,同时以实际行动去克服困难,利用哲学上的话说就是用实践证明“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记得女儿小时候我们准备送她去学舞蹈,哪知道有一天在学画画的间隙,她从门外看到练舞蹈的小朋友做压腿动作,觉得很难,后来再怎么劝说,她都不肯学舞蹈。再后来,在她母亲再三劝说下,去学游泳了,第一次学,见到深深的游泳池,很紧张,在教练的强行要求下,下水练习,后来上岸哭着打电话给我,说不想学游泳了。一期游泳学过后,又学了一期,哪知道当年炎热天气少,梅雨天多,受了凉气,女儿因为学游泳时间过长,加之天气影响,患上鼻炎,后又发展到鼻窦炎,在江浦多次挂水,仍然不见好转,于是到南京儿童医院,配药吃了几个月,病情终于有了好转。为了增强体质,女儿后来在我们的鼓动下,又去学了两三期乒乓球,教练很专业也很用心,自己学得也很认真,体质增强了,自信心也提高了。后来女儿打乒乓球的特长,初高中逐渐显露出来,在校内和南京市青少年阳光体育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女子组团体一等奖,女儿显得颇为开心;进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读书,女儿先后参加学院和学校的乒乓球女子组比赛,也获得较好奖项,自信心满满,颇为自豪,把她参加乒乓球比赛获得的“三只松鼠”坚果奖品带回来与我们分享。 话说回来,女儿到南京溜冰前和我们谈心,问起了我以前有没有溜过冰,我也很高兴地告诉女儿,我曾有过两次溜冰的经历,一直储层在我的记忆深处。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镇江师范专科学校读书期间,曾和大学同班同学到镇江市溜冰场溜过冰,好像是春暖花开之时,班委组织同学们开展体育活动。犹记得第一次溜冰,体育场内人很多,溜冰熟练的人也很多,第一次溜冰真的有点胆怯,怕摔跟头,后来在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下,逐渐地穿着厚重的溜冰鞋也能够站稳了,迈开了一点儿步子,两个小时过去了,出了一身汗,脱了溜冰鞋,顿觉浑身轻松多了,感觉爽极了;第二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担任南京市经济贸易学校9511班班主任,在班干部提议下,组织学生到南京山西路军人俱乐部开展溜冰活动。这是我跟我班级学生学溜冰的一次难忘经历,学生中,有不少会溜冰,他们教我也鼓动我,使我懂得“老师是学生的学生,学生是老师的老师”的深刻含义,从学生身上,学到了他们年轻的胆量、所拥有的年轻人的专长。那一次,在学生面前,虚心向学生学习、请教,努力认真在尝试,在学生的帮助下、指引下,我也能放开手,胆子逐渐大起来,双腿向两边撑开,滑行一段距离了。这次,既让我学会了一点溜冰的知识,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相互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这段经历,虽时隔近20多年,至今还历历在目。 民盟浦口总支教育支部 胡圣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