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是我的,不是小弗郎士的,注定没有都德笔下的那种悲壮和哽咽,也不会有催人泪下的情节故事,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故事。 虽然稀疏平常,最后一课还是跟以往有些不一样。我们不再上新课,而是将本学期所有学过的歌都唱了一遍,如同打烊之前的盘点。 老师说九月份之前有演出,今晚练习走台。石老师的设计是从两边对上,谱夹必须拿在外口,然后站成一个半圆。他和达老师不同,达老师喜欢让矮个站在中间,这样,队伍就成一个V字形。 我有些漫不经心,九月份演出?九月份我早跑出去了,我要去看草原,看看一望无际的天空和原野。我会在这些歌中选几首豪放的,对着蓝天和白云唱,对着鲜花和牧草唱。我才不愿意憋屈的站在那方寸大小的舞台上,让台下的观众来指指点点。有这样荒谬想法的只我一个人,同学们的兴致都很高,她们一遍又一遍的练习队形,顺带讨论演出那天穿什么衣服,还有,带谁来帮忙拍照。不知不觉就拖到很晚了。 还算幸运, 我赶上了末班地铁,当然也不一定是末班,也许是末班之前那一班。已近深夜,车上人很少,我也困了,倚在靠背上昏昏欲睡。朦胧中听见身边有人在轻轻地读书:她们读得极其认真,一遍又一遍,“你们受苦如此之多,都是徒然的么?难道果真是徒然的么?”声音很好听,她们读得很虔诚而且富有感情。 我睁开眼睛,说:真好听!她们说:谢谢! 两个女子,都很年轻,一个黄衣,一个绿衣。她们住在龙眠大道,今晚是专程去鼓楼教堂的。和我一样,也是回家的路上。 我知道从龙眠大道到鼓楼有多远。她们比我专注,比我用功。忽然心生好奇,想看看她们读的这本书的封面,其实,我已经猜出来了,果然, 是《圣经》。 听那黄衣女子说:“世人没有满足的时候,今天有了房,满足几天后就不满足了;明天有了车,满足几天后又不满足了;但是,信教的人读了圣经,心中有了主,就什么都满足了。”她说的极其认真。 我想说:“满足有满足的好,不满足有不满足的好。满足的人一定感觉很幸福;可是,不满足却是人生的动力,正因为不满足,人才肯努力地做事。” 这句话我没有说出来,说了也没有用,我不想扰了她们的满足。何况,“心中有了主,就什么都满足了。”这是何等虔诚的信仰。这样的信仰令我震颤甚至惭愧。当下,在世人当中,已经难得见到这样干净的信仰了。 闭上眼睛,一路上继续听她们读经。同时盘算着:从今晚起,我该用她们读经的虔诚来做我想做的事情。
六合综合 方晓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