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值得商榷
[发布日期: 2013-10-10 ]  本文已被浏览过

    秋季开学前,教育部拟规定“小学生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用以减轻学生负担。但当这一规定出台,立马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大家都在争相讨论这一规定是否合理、科学,能不能执行并长期推行下去。

    凡科学、正确并能长期执行下去的规定,必定是符合社会实际、符合教育规律的决定。小学一律不布置书面式家庭作业,对减轻学生负担、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凡事得有个度,过度与无度都是不科学不正确的。仅就语文教学而言,中国汉字难学难写难掌握,这是公认的事实。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识字写字”,一般情况,中国的“文化人”要掌握三千五百个常用汉字,才算够用。现在按教育部的新规,仅靠课内教学能完成识字写字任务吗?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如果不留书面作业,那么老师更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人们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汉字最忌个“离”字。汉字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掌握汉字需要常练常写常说常用,而课后适当多写多练则就十分必要。如果完不成识字写字教学,一年级二年级,二年级拖到三年级……不断向上延向上压,必然造成初中、高中教学压力骤大。而初中、高中都有考试升学任务,学生本就焦头烂额,如果小学的压力再传递给他们,那么他们真的只有“头悬梁锥刺股”或者“跳楼”了。我们还要注意到,面对网络冲击和挑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正在大幅下降,如果语文教学“不从娃娃抓起”,恐怕还将会出现更多的“字盲”,出现中国人不识汉字、不懂中文的窘相。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负担过重的现象,但是这种过重根子不在学校,而在社会。高考、就业考试、各种竞争压力,逼得学校不得不在应试上拼命下功夫、花力气、做文章。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因”不变,“果”怎么改得了,“因”在“果”必在。教育部不从根本下功夫,而粗枝烂叶的在表面做文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能减轻学生负担吗?多年的减负实践证明,学生减负犹如调控楼市,越调越高。

    如果教育部的“不留书面式的家庭作业”的规定百分之百的落实、执行了,只要应试教育的压力存在,谁有能保证让那些补课班、辅导班、兴趣班、提高班就不会乘虚而上,就不会开辟出一条生财之道?谁又能保证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会在课后逼孩子加班加点?这样不但未能减轻学生负担,反而变相加重了学生、家长与社会管理的负担。

    或许有人认为国外小学都没有课外作业,孩子照样健康成长,中国也应该取消课外作业。须知,中国汉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拼音文字,西方拼音文字就那么多个字母,而中国汉字仅就笔画就那么多,就够你练的。特别是我们还要考虑到国外的教育、考试和就业背景等等都与国内有较大差别,可以说教育的土壤、就业的环境、对待成功的态度都有明显不同,我们不看本质而看表象,生搬硬套、亦步亦趋,贸然套用人家的教育方式,必然邯郸学步,不伦不类。多年来许多领域我们与国际接轨的失败,恰恰证明不实事求是、不切合中国实际必然导致失败。

    同理,我们中国的教育,还是应结合我们的传统文化、遵循我们中国教育发展的规律,只要把握好“度”与“分寸”,同样能为孩子减负,而不必一刀切的不留书面式的家庭作业。政府部门出台不切实际、难以执行的规定,就是闭门造车防空炮,只能让大家看政府部门的笑话,讥笑决策者的低能。

九中支部  王玲

 

上一篇 由“815”想到的......
下一篇 从艳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