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生活的享乐主义”——记不得这句话是什么时候、在那本杂志上看到的,只记得那是本时尚杂志。突然想起这句话,则是在23日晚,支部活动后回家的路上。 因为都是骑车,所以与傅老师同行了一段路。他比我住的地方远许多,但他把骑行当作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再远也不觉远。我也是个自行车爱好者,只不过,这几年更习惯安步当车罢了。 因为车篓里装着鸡蛋,所以同行的一段,慢慢骑,慢慢聊。在一处亮着红灯的十字路口分手后,一个人等红灯,然后一个人继续骑行,虽然降温、风大,却觉得这就已经不错了,很惬意。这一方面是因为每次的聚会,都会很开心;一方面就是因为想到了“骑行生活的享乐主义”这句与骑车不搭界的话,让我在真正的骑行中找寻并体会乐趣。 我把自行车变速器换到慢档,这样再怎么骑也快不了。 按我的理解,时尚杂志里的所谓“骑行”,是“拿来”的,取驾驭的意思;所谓“享乐主义”,其实是享受生活,而非生活享受。骑行生活的享乐主义,为我所用,就是做到:驾驭生活、活在当下,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与生命握手,与生活相拥。不必去想曾经怎样、未来如何,这就是禅啦! 聚会有聚会的热烈;独行有独行的安宁。安宁时,或有思想、或有回忆。我想起网友紫玫的骑行生活。 紫玫是个看上去健康、结实、干事情风风火火的那种女性,河南鹤壁人。她和一群爱骑行的朋友,每周两次骑车去远郊。她发给我的照片,都是她与骑友们在山地、草原、村 庄的各种风景照。看着照片中的各式山地车、护具行头,以及骑行者的快乐,不由人不羡慕至极,向往至极。那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种重在精神享受的人生态度。一辆车,一些护具,一架数码相机,加上装在背囊里的随身用品,就是骑行生活的全部。对他们而言,无论生活有什么烦恼——骑行去!骑行可以忘却,骑行收获快乐! 枝江的疏影先生,也曾发来过骑行后的照片。几年前彼此就有意向,一起去看看草原,一起去梅里雪山……一直未能如愿。疏影先生说这些年跑大西北,以后会来南边。或许 那时候可以同去四郊骑行…… 我又想起那些轮滑一族,在广场、在公园、在一切可以滑行的地方,锻炼着身体、意志,收获着自信和独特的快乐。他们也是在骑行生活的享乐主义。 有天晚上,在超市见一年约十五六岁的小女生,蹬着轮滑挑选商品。她在货架、人流中穿行,进退自如,快慢随意,姿势优美。因为超市人不多,所以没有人觉得她会碍事。 在我的眼里,这位在超市里轮滑购物的小女生,实在是一道美丽且快乐的风景。她轮滑她快乐;我欣赏我也快乐了。 我在大街上慢慢地骑行。没有谁会去注意一个骑车人的心情怎样。 此刻我的心情,因想起网友骑行生活的快乐,想起陌生轮滑者的快乐,而平添了一份快乐。 时尚杂志里的所谓骑行生活的享乐主义,不过是个口号,目的是引人追求并享受时尚生活,是消费或高消费。在我看来,一辆自行车、一份恬淡的心境、一些美好的记忆就很好,不花钱,快乐自来。 我经过一长列尾部亮着红灯的汽车旁,忽然又多了一份快乐。车辆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拥堵。那些坐在车窗密闭的轿车里等待的人,固然没有冷风吹,却也少了自由自在的 惬意。开车的人总是从车窗往外看世界,骑车的人却可以随时仰望天空。
艺术家阿尔瓦·阿尔托说过:“我们居住的环境像一首舒缓的乐曲,为生活中情绪的变化伴奏”。这会儿想起来,觉得挺应景的……有微笑从我的嘴角漾了开来。 骑行——无论是种驾驭能力还是种生活方式,都有其积极意义。生活上的骑行,是真正意义的低碳出行,环保又惬意! 有人说:快乐就是一种能力,一种怎样去统领自己的心灵、把握幸福的能力!我自觉不够这个能力,但我记住了这句话,因此:我骑行,我享乐! 玄武综合 陆卫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