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展才艺百花开、群文干部尽风流
[发布日期: 2010-08-10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记南京市文化馆干部业务技能比赛

    酷暑伏天日炎炎,秣兵厉马汗连连。
    才艺比拼情切切,群文百花艺灿灿。

    七月五日一早长江路文化艺术中心的四楼大厅格外热闹。由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南京市文化馆干部业务技能比赛拉开了帷幕。一早全市各区县的文化馆干部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艺术中心,我看到许多陌生的面孔,且大多是年轻人,这让我既欣喜又担忧。欣喜的是群文系统年轻人将带来勃勃朝气和活力。担忧的是比赛压力更大。记得近二十年前,上世纪九一年我有幸代表南京市参加江苏省首届文化馆站干部技能比赛。那时的我年轻气盛,信心满怀,在市馆老师的指导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近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再参加舞蹈这年龄因素很重要的比赛,而且与比我小二十多甚至三十多的年轻人同台竞技,这对我是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四月的一次馆务会上,馆长宣布了今年市文化局要举办文化馆干部业务技能比赛,一石激起千层浪,给平日按部就班的文化馆工作带来不小的冲击,在每个文化馆干部的心里激起了波涛。我来雨花文化馆二十四年,明年就退休了,今年破天荒第一次搞业务技能比赛,我认为这是市文化局领导面对新的文化形势,所做的最英明、最及时的决策。文化馆不是行政单位,是业务性很强的部门,业务部门就应该有业务检验,这样才能推动业务发展和业务前进,推动整个社会群众文化事业的提高和发展。我积极参与用行动来证明我赞赏和支持这一举措。领导亦要求每个业务老师都参加,年轻的老师尽量报全能,这是锻炼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极好机会。

    为了这次比赛我做了很多功课。舞蹈专项比赛的内容是表演一个舞蹈、知识问答与即兴表演,就象中央台cctv舞蹈大赛一样的模式。表演舞蹈对现在仍一直教课的我来说不是很难,但我想,这不是一般的舞蹈表演,是专业内的比赛,如没有一定的技巧难度,跳的再好也没竞争力。所以我把舞蹈重新编排调整,增加了体现功力的造型控制及旋转技巧。我这年龄骨骼开始僵硬,但舞蹈是美的艺术,造型线条优美、控制稳定才能得到认可,所以我每天要练习软开度、练习力度控制及旋转后的动作衔接。在最后冲刺的几天里每天都是上午一身汗,下午一身汗。除了舞蹈我还紧张即兴表演,心中没底。我自十五岁从事舞蹈工作以来,从专业到群文,几十年从来没有做过这样舞蹈即兴表演。现在艺校舞蹈专业毕业的年轻人,在学校就比较系统、完整的学习各民族舞蹈语汇,课堂也有这样的练习,他们对这类考题不会特别担忧。我不能让自己上台难看,赶紧搜肠刮肚把以往跳过的舞蹈搜罗组合,以便到时应付。我准备了新疆舞、蒙古舞、藏族舞、手绢花、江南舞好几个小组合,知识问答题亦背熟于心,充分的准备让我心里踏实了许多。

    比赛开始,我是第二个上场的,我胸有成竹走上舞台,一个婀娜多姿的背影饱含我全部的情绪和感觉,透过造型释放的气场,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当我舞动、转身、亮相突然感觉灯光那么刺眼,很不适应。原来一般舞台的面光、侧光等多是专门的灯具透过玻璃片或色纸,形成柔和的光线照射到舞台上,而这是个音乐厅舞台,它的灯光是按在音乐厅圆形顶部的凹槽里,光线直射舞台,一下子不习惯。我表演的舞蹈前面引子有连续几个很独特的造型,对造型线条和控制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我很快调整自己稳定是第一要素。俗话说跳舞站不稳,唱歌音不准是最忌讳的。为了动作的稳定,个别舞姿的舒展性打了小折扣,最后的旋转接动作造型亦顺利完成。应该讲舞蹈跳完自己还比较满意。知识问答没问题顺利通过。即兴表演抽的是“藏族祭祀”,一看题目我脑子里第一反映是跳大神,藏族跳大神怎么跳不知道,电视上看到藏族人朝拜虔诚地匍匐在地,我赶紧跪下把头埋下,然后慢慢抬起头,按藏舞动律,寻找低头虔诚的感觉,当我要向上动作时,我马上想祭祀应悲调不能向上,藏舞的感觉还是蛮好的。评委点评讲的很好,对题目的理解上有点局限,祭祀是祈祷上天风调雨顺带来丰收年,我的动作中再多些向上舞动那更好。舞蹈即兴表演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理解能力,看到题目很快正确审题抓住要领;另一个是表现能力,正确审题后用准确的舞蹈语汇表现出来。即兴表演是高水平题目,有一定难度。然而群文干部增强这方面训练是完全必要的。我们到基层辅导或创作舞蹈作品,首先要明确表现什么----即主题,其次要找准表现的语汇。即兴表演就是告诉你主题的小创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业务技能比赛我获得第三名一等奖很高兴,但即兴表演方面有些薄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这方面锻炼。

     这次文化馆干部业务技能比赛,看的出来全市无论是主城区还是郊县的文化馆都非常重视,开幕式一分钟展示各文化馆都拿出了看家本领,馆长亲自上场一展才艺,各文化馆的业务干部都卯著了劲,要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去比拼。我们馆年轻的业务干部大多报了三项全能。大家多知道隔行如隔山,每一项比赛都不能含糊,要拿出真功夫。报全能的业务老师时间紧任务重,自己加班加点练习,有的克服孩子小,事情多的困难,坚持多花时间苦练,有吹管子的老师吹的嘴都破了,哨片上都有血,还是坚持练习,为了这全市第一次文化馆大比武能取得好成绩,年轻人的这种精神令我感动和钦佩。

    这次业务干部技能比赛,我感触最深的是聘用的年轻群文干部多才多艺。过去市里搞群文创作汇演,全市群文干部在一起对市区鼓楼、玄武等文化馆比较看好,而对郊县高淳、溧水等文化馆不被看好,换言之亦就是郊县的业务不怎样。但从上届群文创作汇演就改变了,江浦创作的舞蹈“江上人家”很有意境,突破以往老一套的感觉,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特别这次业务干部技能比赛,高淳、溧水参赛的大部分是二十多岁招聘的年轻群文干部,很有实力。八零后的年轻人,父母多比较注重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所以他们多才多艺。好多报了三项全能,溧水的庄婷婷报了舞蹈、器乐、美术三项这都是不好含糊的。群文工作需要多面手,年轻的群文干部必然给群文工作带来新气象、新面貌、新气势。群文战线的老同志应该不断学习知识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能胜任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审美需求,做一个称职的群文干部。

    南京市群文干部业务技能比赛已落下帷幕,但活动留给我们许多美好,许多思考。比赛的短短五天时间里,我们结识新朋友,各文化馆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为了更好提高文化馆干部业务素养,更好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开展工作,希望市文化局今后能常年定期组织这样的技能比赛,提升群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养,适应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需求,胜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职。


雨花综合支部   高勤芳

 

上一篇 我 之 善(三章)
下一篇 归宁三月